明朝时候,杭州有一个书生叫做谭伯符。明朝科举考试考的是八股文,谭伯符正是此道高手,在杭州非常有名气。写出来的文章,俨然如同范文,被人争相传诵,但是他就一毛病,平时日常考试就很好,一到正经考试就发挥失常。

这种格局,在紫微斗数里面是有的,比如文昌化忌而文曲化科的人,很多就会这样。这样的人得另辟蹊径以求成功,也就是所谓的不靠学历吃饭。但是那会儿不行呀,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谭伯符再怎么行,考试考不过,那就像一个复读十年的学霸,没啥大用。

但是他才学也是有的,于是杭州城里的富人,都争着请他去当家庭教师,教自己的孩子读书。谭伯符很讲究打扮,待人接物本事也很好,处处八面玲珑,大家都很喜欢他。甚至连学生们也都很喜欢他。

为什么学生也喜欢呢?因为谭伯符做人比较机灵,他知道学生大部分都是不爱读书的,自己所求的是搞点钱,又不是真的教书育人,于是每次他布置作业,学生交上来,他就帮学生改一次,改好了叫学生再抄写一遍,当作正式作业。他就对着这个改好的打一百分。家长一看,啊唷真的水平长进了,谭老师教的好,殊不知他全是先提前给答案再考。这么糊弄下去,学生快活,上课不用听了,家长也快活,觉得学生成绩进步,谭老师更快活,钱大把大把赚。

但是谭伯符有一个心病,就是他自己永远考不上,五十多岁了还是老童生。他心想,再拼一把吧,实在过不去就认命了,找了俩同学,一起去考试。

考前他们做练习,压了一个题目“博学而笃志”,谭伯符写了两篇,这俩同学一人拿走了一篇去背熟。

果然考试考的就是这个题目,谭伯符心想,天助我也,赶紧两篇文章的精华选出来,合并一起,做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交上去。结果出来,那俩抄他文章的人中了,他没考上。

谭伯符这个气啊,凭什么别人拿我文章能考中,我自己考不上?这肯定不是技术问题。听说杭州的于谦庙问卦很灵,我要不去问问。

当晚于谦就给他托梦,梦见于谦升堂,把他叫过去骂他说:“你上辈子是个屠夫,杀生罪业很重,因为你曾经捐过五十两银子给文庙修建,所以让你这辈子有点文化,下辈子本来就还要去受杀生报应的,何况你这辈子教书这么多年,毫无建树,误人子弟,专一骗人,把本来聪明子弟变成愚笨顽劣,这种罪过比杀人还严重,你很快就要去受屠宰的恶报了,还想考什么科举?”

后来谭伯符得了一个病,死的时候嘴里跟猪一样直哼哼。他一个儿子,痴呆早死,两个孙子一个做了盗贼一个做了乞丐,这都是他欺诈学生坑蒙拐骗而来的报应。


(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少微神秘事务所;作者:大老师)


为感谢大老师提供优质内容

特奉上大老师二维码

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添加



加入海易洋的国学交流群

不定期群内福利等着您,免费占卜等

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

海量国学知识与您分享

欢迎大家同时关注我的抖音号

共 0 条留言

您的留言